[切换]
  • 搜索
  • 咨询热线:
    登录 注册
    产业园区互联网招商: 一个人可变成一群人
    发布时间:2016-03-09 23:10:55   浏览次数:11998  来源:   编辑: 
    资讯详情:

    用互联网思维再造产业与招商策略,这里的新话题是“互联网思维”,老命题是“招商”。

      “用互联网思维组织招商,切忌乱搞和虚搞。”有专家提出,利用互联网思维组织园区招商,就是在移动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,对单个人、对市场、对用户、对产品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。

      用互联网思维重新构建招商的生态链,首先思考大家能出多少钱来买,以多少价位拿地合适,而不是首先算成本,谁能掏钱购买、能买多少。其次项目是否有市场,有什么样的客户,需要什么样的产品。通过数据,就能知道问题,就能制定策略,这样的数据,不论对一个人或是一群人,招商产生的价值都是一样的。

      对园区开发商而言,首先应确定企业所在行业、产品规模,通过既有的物业、开发区、园区资源高效为企业选址进行配对,反之则通过服务平台,推出企业信息,吸引合适的二手土地,闲置厂房、办公楼,找到对应的企业。开发商的这些关注点,毫无疑问也是园区招商者关心的事。

      “园区开发商不能解决企业运营的所有问题,企业的生产链较长,运营需要整合各种资源。”园区专家杨建国说,为开发商提供服务的终 极目标,让企业觉得“我来到园区只管生产经营”,这就需要园区互联网平台综合服务商,解决拿地、团队培训、企业运营等问题,实现这一目标,需要有效的数据库、成熟的分析系统。

      要想解决数据库和分析的问题,首先可根据地方政府在区域中,要收纳的传统产业、高科技产业有哪些,未来将发展何种产业。园区服务商通过互联网平台,发布这些宏观信息,就可吸引客户咨询,通过沟通了解市场的详细真实需求,精准提供相关服务。而这些服务性的工作,不必一哄而上。

      与传统的“个体”招商相比,通过互联网思维,可以将招商形成流水线,实行非独 家代理。举例说,业务员跑市场、看客户,其实就是在谈客户,如果真正把所有的精力放在这里,他就会成为专家,他就会花时间研究这个客户、行业、产品、竞争对手,因为园区吸引的企业必须解决真正的问题。

      有了这些,招商就真正由一个人转化为一个招商团队,这个人会投入相当的精力和时间研究园区和园区的企业,研究团队应该做的工作。

      从传统模式中,招商业务员只支持客户,虽然通过的项目很多,但是客户群并不精准,而且遇到其他的客户,业务员本人也不会珍惜,转化率相对较低。但是通过建立互联网平台,一个人就能按照行业数据,随时启动团队招商的架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