衡水[切换]
  • 搜索
  • 咨询热线:
    登录 注册
    从小区商铺变迁看投资趋势演变
    发布时间:2016-07-25 08:07:11   浏览次数:11774  来源:证券时报  编辑: 
    资讯详情:

    您注意过吗?小区门口的小店老在换行当、换老板,但也有一些店成为常青树。这是为什么?小区商铺是社区经济的风向标,小区商铺的变迁直接反映了百姓的消费理念变化。证券时报记者通过梳理一个社区几十家商铺的几年变迁,试图来从微观反映国内经济的一些变化趋势。

      五年前:

      高大上的店铺可不少

      记者父母家在西安市城南两条主干道的十字路口。这里往南半小时即到秦岭,往北直通文教区,东往曲江西到高新,是城南为数不多的好地段。好地段的社区,自然成为商家必争之地。

      五六年前小区刚建成,一些机构便独具慧眼选址于此。一层商铺有三家银行、两家担保公司、一家火车票销售点,这里俨然成为城南的“小华尔街”。银行门口,一大早总有大爷大妈排队,买理财产品、领礼品。而担保公司的开业,也给附近居民带来震撼,超级豪华的装修风格,来就送礼品的土豪做派,一时之间担保公司门庭若市。

      还有一些商户看准了这里的好地段。有一家烟酒店,老板终日坐在八仙桌边喝茶,摆弄他的文玩,一幅退出江湖的散淡模样。这家店曾经生意火爆,因路对面就是一家高档餐饮店,因此高端烟酒是不缺销路的。有一段时间,他称南京烟和五粮液(000858,股吧)都卖断货了,真不知是诉苦还是炫富。

      老人、女人和小孩的生意,是永远的好生意。楼下的店铺,有针对老年人的医疗器械专营和一家保健品店,天天见营业员笑靥如花欢迎大妈们进进出出,老人们再拎着一包一包来路不明的保健品离开。

      针对女性,有外贸服装店、美容院和瑜伽馆,还有一家理发店。外贸服装店永远都是进门一束鲜花,空气里飘着淡淡香水,然而似乎一直都没几个顾客。美容院号称自己引进英国的先进技术,别的不得而知,里面摆的女王椅倒是挺让小白领艳羡的。理发店一开始剪发30元,后来老板发现此处人傻钱多,于是隔三差五装修一次,每装一次提价一次。到现在,理一次发少说也得百十块,这还是会员价。

      投资儿童是永恒的主题。有好几个商铺在做这块的生意。有一家早教中心,据说是新加坡的连锁早教机构;有一家课外辅导门头老换,从龙文教育变成达博教育再换成新东方;还有一家儿童游泳馆,据说游泳可以开发幼儿的智力;还有一家小百花艺术团,这家每天都有孩子在练功,跳舞、唱歌、弹琴、跆拳道,生龙活虎。

      另外,还有一家号称打造高尚生活的日用品连锁店,是本地一家上市公司的子公司,这家上市公司以开高档卖场著称。他们的超市里,卖一些外国的日用品和台湾香港的吃食。

      总而言之,小区入伙之时,这里活色生香、热闹非凡。知情的人知道自己生活在三线城市,不知道还以为来到了国际大都市。

      五年后:

      奢华褪去朴素常存

      “八项规定”以后,这里的商铺受影响可谓甚大。首先是高档烟酒店,不知啥时候倒闭了,现在换成了一家卖山地自行车的店。店主是个运动迷,他做了个APP,经常组织人过来玩骑车比赛。

      后来,那两家担保公司先后关门。做得谨慎的这一家,把所有的客户资金归还之后清盘,然后把家具家电办公设备用一辆大车拉走,据说老板是洛阳的;另外一家就很狼狈了,老板资金链断了卷款跑路,店铺门上被公安经侦给贴了封条,贴告示请参与集资的群众到专案组去报案。这家店的橱窗里,一尊木雕的关老爷有近两米高,手里拿着威风凛凛的青龙偃月刀。但这不啻为一种反讽。

      担保公司的店铺被隔壁的诊所收购,诊所升级成了一家民营医院。医院一楼是口腔科和美容科,都是时下流行又赚钱的科室,穿白大褂的女财务每天带着厚厚一摞钱去隔壁银行存钱。

      随着海淘和跨境电商的发展,外贸女装店也没有了生意。这家女装店撤走后,换成了一家药房,虽然附近几百米内已经有了三家药店,但这家药房还是义无反顾地冲杀过来。针对居民医保提出很多新思路,可以拿医保卡买米面油,以及各种食品和保健品。此举深受老年消费者好评。

      号称英国范的美容院倒闭了,隔壁的瑜伽馆趁势扩张盘下了店,增加了新的项目,儿童瑜伽和儿童跆拳道,并在门口挂了电子屏,让路人参观里面的搏击场景。

      另外一家号称新加坡连锁的儿童早教机构,因为收费奇贵无比只能倒闭。后来变成了一家彩票中心,顿时生意好起来。

      小百花艺术团发展壮大,据老师说一个学期收费两三千大家普遍消费得起,所以来的孩子越来越多。

      号称打造高尚生活的日用品连锁店,里面的商品一天比一天稀少,后来倒闭了。倒闭后,这个店铺一分为二,一半变成了一个理发铺子,剪头发30元,要排队要预约;另一半变成了24小时连锁小超市,店主提供免费的快递代收服务,人气顿时飙升。

      卖保健品的那一拨人走了,又换了一拨。产品也从玛卡变成了现在的三七、铁皮石斛,虽说是换汤不换药,但来的老年人还是不见少。最搞笑的是,这家铺子的店主擅长多种经营,保健品不好卖的时候,就变成卖羊毛衫的,音响开起来:“正宗羊毛衫,跳楼价80元一件。”记者母亲贪图便宜去买过两件,后来她发现过了两周后,价格变成了60元一件。

     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,小区的铺子就是那么多,换来换去说到底换的是老板的思路。这些年,一直扎根在这里的商铺租客有这么几家:三家银行、两家理发店、一家格力空调专卖店、一家中国电信营业厅、一家医药超市、一家医院和一家火车票代售点。总的来说,他们都是实实在在做生意的。

      社区商铺的变化,反映出经济结构调整对老百姓(603883,股吧)生活的影响。这些年,这些商铺的投资者,逐渐从浮华、虚夸和信息不对称的生意模式,转变成了朴素、实在、能提供便民服务的模式。那些想忽悠群众赚大钱的店主,在市场的检验下纷纷被淘汰出局,而那些用心经营,不走捷径的店铺,都赢得了好的收入。一位社区商业营销专家说,找到人们日常消费的痛点,解决其中的一个问题,都是很大的市场。老百姓过日子,就是图个实惠。如果店家再有打折服务,那生意肯定差不了。毕竟,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。

    (责任编辑:张功成 HN092)